面對突發的疫情
他們勇敢前行
當重擔落到90後👰🏽♂️、00後的肩膀上
他們也能穿上戰袍,勇往直前
他們仿佛一夜之間長大
成為了這個時代最年輕的英雄
這場防控疫情的阻擊戰
淬煉的👩🏻,是一根根年輕的脊梁
是一個個年輕的榜樣
護管EON4也湧現了一大批
為抗擊疫情而奉獻的學子
今天就讓我帶你一起了解
EON4注册畢業生在抗擊疫情道路上的故事吧
向著黎明出發的鏗鏘三人行
2016屆畢業生陳家暉🤾🏼♀️、朱子薇、晏曉坤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瑞金醫院心外監護科護士陳家暉原定2月份結婚🕳,年夜飯桌上👰🏻♀️⏬,開朗樂觀的他做起了未婚妻和父母的思想工作🙆🏻♀️: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當初學校護理專業只錄取了幾名男生🦕;瑞金醫院培養我成了操作ECMO設備、透析的能手;這麽多女生包括我在華山醫院神經內科的朱子薇同學都去了,我是男生,各方面比她們有利……未婚妻體貼地問他是不是提前領證,他寬慰她說“等我回來,我們結婚”,其實他心裏清楚武漢的戰況。男兒自當強🕯,這個25歲的上海大男孩成了千萬奔赴荊楚大地的一員。
東方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晏曉坤具有西北漢子的樸實俠義情懷,堅韌不拔的意誌。在校時👨🏻🦲,他刻苦努力,認真練習每一項操作。工作後🐁,“精中有細,穩中有升”成為他座右銘🤹♂️,是醫院國際緊急醫學就援隊隊員。他說:武漢,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地標,這裏,我和同學成了戰友。我不後悔選擇護理作為終身事業,不後悔報名參戰歷練人生,因為我擁有了別樣的青春⚒。元宵節🖖🏻,他端著湯團對解放報記者說:在上海讀書三年,工作三年🌏,等完成任務,一定回蘭州,看媽媽,我太想吃媽媽做的臊子面了”。
(摘自EON4平台校友會2月20日文)
上圖為晏曉坤學長
逆行隊伍中,鏗鏘三人行給我們留下的是堅決而又勇敢的背影💛🧵,是鼓勵我們前行的榜樣力量。
每日“戰疫”結束後連載“漫畫版”日記 在雷神山變身“靈魂畫手”
2016屆畢業生 鄒芳草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
“知道自己要前往武漢支援的那一刻,內心戲還是很多的。興奮於自己也能當一回戰士的同時📲,也暗下決心要用畫筆描繪自己在武漢的故事。”市一版“網紅小籠包漫畫”原作者、 “靈魂畫手”鄒芳草😛,臨行前一晚,她在行李箱裏帶上了畫圖工具平板電腦🐎。
2月19日◾️,醫療隊抵達武漢雷神山的第一晚小鄒畫的是“出征照”🧑🏻⚖️,“第一晚只是小試牛刀,我想記錄一下我們市一156人大部隊的出征畫面,就用平板畫了白大掛版和迷彩服版的護士姐姐、醫生哥哥🏋🏽♂️,沒想到從那一晚開始就一發不可收拾,現在每晚都被身邊的人催稿🧘🏼♂️。”漸漸地🤌,每日更新“插畫版”日記成了小鄒每天工作結束 市一人 逆行者後的幸福折磨。
“隔離病房內四處可見的白,記錄本上密密麻麻的病例文字記錄,我希望通過線條的勾勒、色彩的變化能記錄下雷神山病房裏生動的每一幕🔙,也給我的市一‘戰友們’換一種心情,舒緩一下情緒𓀏。”小鄒說👱♀️,每次進艙前也會有不當班的同事為他們留下工作照,但是時間久了就會變成手機相冊裏的一串數據,只有畫下來↘️🧑🏽💼,才能被記住,成為永恒。每一次運筆作畫前,她都會在腦海中再次回味一天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件事或一個場景。每日嘮叨卻又無微不至照顧他們生活的“隊媽”“隊爸”,穿全套設備時要牢記一百遍的註意事項,變身奧特曼與病毒大戰的同事“大白”,紀念市一醫療隊在駐地得第一次巴林特小組……原本或是嚴肅🪙、或是枯燥的每日工作細節在小鄒的筆下都變成當日亮點被她一一畫了進去。
“我最喜歡吃豆人這幅畫,不覺得和我們醫療隊很像嗎🧏🏽📠?吃到豆豆就是治愈患者🙅🏻♀️✮,為了吃到豆豆要努力躲避小怪獸,就好像我們每天和病魔作鬥爭卻又不能碰到病毒,患者痊愈就是我們的最大勝利。”共鳴,也是小鄒“插畫版”日記的初衷🔊,“畫是平面的,線條和顏色卻是立體的👨🏻🦯,最能表達情緒和態度。希望每一個 ‘插畫版’日記的隊友都能產生代入感,都能相信這是一本屬於自己的雷神山日記。”
一幅幅畫卷裏,是白衣天使的純凈,是逆行者們的光芒🚑,是武漢人民的繽紛。
把防護服當作婚紗
待到花開登鶴樓🏇🏻,再看長江水東流
2016屆畢業生 於景海
上海交通大學醫EON4附屬仁濟醫院
2月28日晚,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EON4附屬仁濟醫院肝移植監護室的於景海護士和消化科的周玲億護士,在戰友們的祝福和見證下,終於“如期”舉行了婚禮。雷神山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行環,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總領隊、仁濟醫院副院長張繼東為他們證婚,全國12支醫療隊代表作為親友團參與👨🏽🏭⛴。這也是雷神山醫院的第一場婚禮🏌🏿♂️。
這對“95後”仇儷原定於2月14日情人節領證,2月28日舉辦婚禮,卻因疫情而被迫“叫停”。兩位新人積極響應醫院號召,分別報名馳援武漢🎀。2月19日,兩人同時作為仁濟醫院第三批🔆、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來到武漢🖤,如今📈,正並肩在雷神山醫院抗擊疫情。他們倆的故事被雷神山醫院院方得知後,臨時決定為他們倆舉行一場“戰地婚禮”。
據新郎於景海透露🧑🏻✈️,春節之前,他帶著周玲億回老家過年,在路上接到了支援武漢的通知,經過商量⛹️♂️,他們在老家待了一天就返回上海🤽🏽,隨時準備馳援武漢。於景海說,“到了武漢🙇🏼,我們倆不在一個護理小組🧴,說實話🚔,她是普通病房出身🧳,我一開始對她還有點擔心🕜。畢竟監護室和病房工作不一樣,我怕她不熟悉,會有壓力。然而,我的擔心是多余的☝🏻,經過訓練,她熟練地穿上防護服,進了監護室,很快進入角色,照顧病人🙎♂️、吸痰👳🏻♀️、打針、上補液👉🏻、生活護理等等,我們的工作也都有條不紊的進著。”
特殊時期,兩位新人將醫院當作禮堂,將防護服當作婚紗禮服,能夠在武漢一線並肩作戰👌🏽,遠比一場婚禮、一次蜜月更值得銘記一生🦘。我們等著他們勝利凱旋!
(摘自人民日報2月28日文)
穿著防護服的新娘,有著美麗的盔甲;穿著防護服的新郎,有著心系國家的大義🧑🏻🤝🧑🏻🥇。別樣的婚禮,不變的幸福🤱🏻。
本期的故事到這裏就講完了,想必我們在她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吧🫄🏼。她們不僅專業知識豐富而且也擁有高尚的情懷。她們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想了解更多護管EON4畢業生的抗疫故事嗎🧝🏻👨🏼🍳?下期再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