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故事關鍵詞🧕🏽:
敬業 專業 樂業 善業
人物名片
在我的印象中,王老師是一位很嚴肅的老師。她不僅僅專業基礎紮實👐🏽,在課堂上教會我們,而且更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自我👩👩👧👧。我感到很幸運能夠有機會近距離地與她相處。她是我的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老師。其實剛看到分配名單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害怕的,害怕我不能適應她的教學方式,不能夠達到她的要求。在我看來她是一個對專業要求很高的老師。我記得她說過🧑🏿🦰😆,對於專業知識每個人都要建立起自己的專業框架結構,從解剖生理到臨床護理把所有課程的內容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𓀒。對於本科階段的學習🛏,就是建立自己的框架結構,所以她的課堂上不僅僅是教材上的內容,從大一的解剖課、職業生涯規劃到大三的臨床護理課程都有涉及✡︎,都是學過的內容,但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在眼前,融會貫通。第一節課就征服了我們班級的同學。因此在每次課前我們都會拼命地復習,上課一點不能分心,很累🙆🏼♀️,但是收獲很多👱。
我喜歡上她的課🧯,但那畢竟不是一對一🏊🏿。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咨詢了我們班級的一個同學。他從大二的時候一直和王老師保持了比較好的聯系,並且在老師的指導下已經發表了兩篇論文。誰知道我的緊張情緒在他看來完全沒有必要,我清楚地記得他當時說一句話:王老師,你沒必要這麽緊張,你可以把她看成你的媽媽或者姐姐,甚至同學朋友都行☑️⭕️。當時我半信半疑,一年後的今天我完全能夠理解同學的話🙀。
在整個論文輔導期間,有過焦慮、緊張,但是從沒有喪失過希望,也從沒有感覺到孤單過。在我感到困難,裹足不前的時候,老師總是會及時伸出橄欖枝🕺,幫我渡過難關。
首先做事情強調團隊合作💯。從第一天和老師見面之後,老師就把所有老師輔導的學生組成一個群👨🏿⚖️,強調大家是一個團隊,每個階段的工作要互相提醒,互相幫助🚫,不落下任何一個人。在之後的幾個月的論文輔導過程中,我們三個通力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第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選擇合適的輔導方法和時間。因為白天我們要在醫院實習,王老師就在晚上甚至半夜給我們開會講解問卷設計的方法、調查開展的註意事項、數據分析等等。已經記不清我們在半夜開了多少次會了💦🤺。老師說🐹:周一到周五白天你們都要上班的,我們把會議定在周五晚上,這樣周六周日兩天你們就能夠修改了。周六周日我們修改科研設計的時候,又需要相關的參考文獻💂🏼,在家中不方便查閱🤟🏻。老師說🎍,你們把題目寫好,發給我,我來查。我記得有幾次我半夜1點多把參考文獻題目發給老師👡,不多久老師就把文獻打包好了發給我了🙍🏽。老師說:我知道我剛剛講完,你們現在熱情還比較高,我要趁熱打鐵,效果會好一點🕍。老師從不說煽情的話🌻,不長篇大論講道理🧚🏻♂️,但是每一個細節都能讓你感受到溫暖,可以信賴。
第三、全方位關心學生🤾🏼,不僅僅是專業學習,還有做人做事。我們撰寫畢業論文的時候恰逢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大家都很緊張,王老師不僅關心我們的調查研究的進度🤸🏿♂️,每天關註我們的思想波動情況,和我們談心🈂️💿,講成年人的工作和生活,如何看待周圍的人和事。那一段時間雖然外面疫情很嚴重,大家都很焦慮,我自己卻感覺很充實。因為有老師的幫助,我渡過了數據分析的難關𓀙,學會了SPSS統計軟件的使用🚱;因為老師的教導和及時反饋🕵🏼,我的論文寫得很順利💉。老師問我們:你們寫好了♥️,讀過沒有🐑?我建議你們高聲朗讀一下,確定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將你想表達的意思表達出來🪃?有沒有更好的更簡練的表達方式🦌。文章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每一個表格老師都仔細地看過了🚹。就這樣,經過近10次的修改☑️,終於完成了。提交的那一刻,我感覺我升華了,再也是一個寫文章的小白了。別的同學還在愁怎麽修改的時候,我的終稿已經修改完畢🕢,開始製作答辯的材料了💇🏽♀️。在老師看來,PPT的製作也是專業的展現🐵,從字體的選擇,色彩的搭配🆖🛄,表格的布局等等,老師都對我們提出了要求🌲🙏🏽。老師說,PPT不是論文內容簡單粘貼,而是文章框架和脈絡的展現🧑🏻🏫。PPT是為了幫助聽眾理解你的論文,要一目了然重點突出。我現在還能想起老師的這些話🌛,我甚至能夠在眼前浮現出老師說話的表情。
回想起和老師相處的這些時間🤦♀️,我感到很幸運🤲,在我的讀書生涯中能遇到這樣一位專業、敬業的老師。也很遺憾,沒有早點近距離接觸她。在和老師的接觸中,老師把每一件事都做成專業的事,用真誠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我現在已經畢業了𓀐,和王老師依然保持了密切聯系,每當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我依然會想到和老師聯系溝通🐤,問問她的看法,聽聽她的意見。我希望我以後能夠成為一位像王老師這樣的人,對待工作敬業,對待學問專業,對待學生熱情,讓身邊的人感到可靠溫暖。
(王小蘭老師在批改作業)